公司动态
行业动态

2024年全球大学计算机专业排名发布!AI领域中国高校霸榜,清华排名第一

全球计算机专业排行发布啦!在AI人工智能专业排行中,中国高校包揽TOP3!是未来时代的趋势!教育的风口!近日,最具权威的全球计算机协会专业排行榜CS Rankings更新了2023-24全球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在AI板块,清华、北大、上交分列TOP 3,CMU和浙大并列第4。AI TOP 10中的中国高校,还包括人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工大等。此榜单与商业排名之术大相径庭,王牌在于其源自DBLP集成数据库系统的论文素材,涵盖期刊、会议论文之广,质量之优,足以为全球高校计算机科学实力提供精准无误的判断依据,对深具计算机科研兴趣的学子们亦有着不可估量的参考价值。全球高校表现情况全球CS排名中,中国高校/机构包揽了多个席位,其中CMU第一,清华第二,上交第3,北大第4。中国院校有 25 所院校进入前100(内地19所,香港6所),上榜数量仅次于美国。Top 10 中,中国内地共有 4 所大学上榜,分别是清华大学(第 2 名)、上海交大(第 3 名)、北京大学(第 4 名)、浙江大学(第 6 名)。2024 CS Rankings 中,美国院校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全球 Top100 中就占了 58 所;28 所大学进入 Top50。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再次以绝对实力连续 12 年捧走第 1 的宝座。除了卡耐基梅隆大学以外: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世界第 4、全美第 2 佐治亚理工学院:世界第 7、全美第 3 斯坦福大学:世界第 9、全美第 4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世界第 9、全美第 4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世界第 9、全美第 4 华盛顿大学:世界 第9、全美第 4本次英国大学无缘前 50 名,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牛津大学并列世界第 54、全英第 1。进入世界 Top100 行列的英国大学共 5 所,除上述三所大学以外,伦敦大学学院、剑桥大学并列第 83、全英第 4。澳洲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共有3所大学成功跻身世界前100,包括莫纳什大学(第54名)、悉尼大学(第54名)和墨尔本大学(第83名)。2024 CS高校全球排名根据最新的CS Rankings,24年计算机科学专业全球整体排名Top 10如下——卡耐基梅隆大学第1,清华大学第2,上海交通大学第3,北京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并列第4,浙江大学第6,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佐治亚理工学院并列第7,韩国科学技术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并列第9,MIT、新加坡国立大学、UC伯克利、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并列第14。四大方向排名   CS Ranking将所有的研究主题归类为以下四个大方向:    人工智能(AI)    计算机系统(Systems)    计算机理论(Theory)    跨学科领域(Interdisciplinary Aresa)AI领域AI领域的世界TOP 10排名来看,中国表现非常亮眼,共有8所高校/机构进入全球前十(包含并列排名),分别是:清华大学(1)、北京大学(2)、上海交通大学(3)、浙江大学(4)、人民大学(7)、南京大学(8)、复旦大学(10)、哈尔滨工业大学(10)。美国高校中,只有卡内基梅隆大学进入Top 10;去年排在第七的UIUC,今年则排在了并列第12;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紧随其后;佐治亚理工学院、UCSD、UCLA、UCB进入了Top 20。浙大CV第一,哈工大NLP第一当仅勾选计算机视觉领域时(只统计了CVPR、ECCV、ICCV这三个顶会):浙江大学直接排到了世界第一,北京大学则排名第二,清华大学仅仅排名第十八。而当仅勾选自然语言处理时(只统计了ACL、EMNLP、NAACL三个顶会):哈工大排名世界第一,复旦大学和CMU并列第二,清华排名第六。计算机系统领域计算机系统(Systems)领域包含了更多的版块,包括Computer architecture计算机结构、Computer networks计算机网络、Computer security计算机安全、Databases数据库等等。在这一领域,中国 3 所大学进入前三,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并列第 1,北京大学位列第 3;UIUC、普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三所学校领先美国其他高校;佐治亚理工和威斯康星麦迪逊也进入了 Top 10;MIT、UCSD、密歇根大学、华盛顿大学并列第 12 名;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东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UCB 和芝加哥大学并列第 16 名。计算机理论在这一领域中,美国大学优势明显,TOP20中有11所学校来自美国。其中卡内基梅隆大学再次夺得第1;不过去年的第2名MIT今年却掉到了第9名;华盛顿大学、UIUC、德州奥斯汀分别排在第3、4、5名;密歇根大学、东北大学和UCLA进入前10。跨学科领域跨学科领域中,美高校依然强势,TOP20中有14所院校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位列榜首,斯坦福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并列第三。另外,佐治亚理工学院、马里兰大学、MIT、UCB、UCSD、明尼苏达大学、华盛顿大学均进入前10名。中国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并列第5,清华大学并列第10,浙江大学并列第16。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 Areas)领域中,主要分为Comp.bio & bioinfomatics比较生物&生物信息学、Computer graphics计算机图形学、Economics & computation经济学与计算、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人机交互、Robotics机器人学以及Visualization可视化六大版块。完整榜单可点击查阅https://csrankings.org/#/index?all&us了解更多关于科技教育领域的升学规划(CSP-J/S、强基、综评、专项计划等),欢迎关注公众号,留言咨询关于世纪海航全国领先的科技教育数字化综合服务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厦门市“双百人才”创业领军型人才企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福建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理事单位北京厦门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单位……

我国以STEM教育、数字教育为突破口,深入参与和有效引领全球教育治理

1月11日至12日,2024年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部署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与出席会议的驻外使领馆(团)教育工作负责人以及高校负责人座谈交流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介绍教育外派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陈杰作工作报告。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转段后全面恢复教育对外开放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教育外事系统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教育对外开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教育强国建设、对外工作大局、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层面进行谋划推进,主动布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推动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整体加速恢复,主动设计体现国家战略、大国外交的教育合作新内涵,以STEM教育、数字教育为突破口,深入参与和有效引领全球教育治理,在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促进学生流动和人文交流、提升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会议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对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准确识变应变求变,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要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最大的政治,充分认识教育在国家外交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变局中发现机遇、抢占先机,谋划实施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质量。二是审时度势、稳中求进、主动谋划、担当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教育面临深刻变革,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深刻认识我国的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人才和教育发展优势,深入思考“世界教育,中国何为”“教育强国,开放何为”等时代课题,增强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定力,不断拓展新赛道、设计新项目,塑造教育合作发展新优势,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安全、文明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教育力量。三是拓展能力、精准发力,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系统观引领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中理解教育的价值。要加强国际比较研究,通过高水平合作提升教育发展能力,研究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有效之策、有效之法。要提升沟通协调能力,架设友谊和合作桥梁,推动教育对外开放行稳致远。会议指出,高质量实施2024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着力增强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大力推进中外青少年交流和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全球教育治理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大力推进新时代“留学报国”和“留学中国”品牌建设,积极稳妥推动中国教育“走出去”,加强港澳台教育交流合作,深化教育外事改革创新,维护教育涉外安全稳定。会议强调,部党组高度重视加强新形势下教育外派干部队伍建设,要以更宽的视野推进教育外派干部和直属机关队伍建设,以更大的力度深化教育外派干部能力培养,以更实的举措加强严管厚爱,用心用情解决外派干部后顾之忧,建设一支讲政治、懂教育、懂外事、能战斗的教育外派干部队伍。教育部机关相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驻外使领馆(团)教育工作负责人及相关高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文章来源: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