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小学生的创新教育

时间:2017-06-0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手段,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1世纪是竞争的社会,社会需要开放型的人才,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将没有出路,要想祖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中国的花朵唯有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际竞争日益加剧,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民族之林就必须造就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创新型人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备了这种人才和精神,才能抢占科技制高点,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在于教育,这种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

有效培养学生们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学校这块热土上,要想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是最关键的。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充分体现学校教学活动,才能释放出巨大的力量。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创新的土壤,那么学生就是花朵,教师就是园丁,能否把这些花朵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这与园丁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教研能力及自我的创新精神密切相关,因此,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 

学生的学习环境特别重要,需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校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能动性,把学生当作按照指令动作的机器人,使学生被动地进行学习活动,违背了客观规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构建宽松、和谐、民主的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长流水。教师的知识结构是创新教育的源泉,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做到不仅业精而且识博,不仅一专多能而且多专多能,使自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形成自己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 

今天的教师只有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更新,才会有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为科学地传播知识提供保证,才会有师高弟子强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一味地循规守旧,固步自封,终日沉醉在自我意识中,不积极开拓进取,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就会逐步淘汰出教师队伍。


三、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创新教育的关键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老师的引导、点拨,是为了达到自身不需要教的目的。所谓不需要教,就是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具有很强的自觉性和自学能力,从而学会学习,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创新,学会创造。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在提高全民素质及创新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关键,这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每个教师除了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接纳新鲜事物的心态,从而去诱发学生的创新活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去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其他新闻

喜讯!世纪海航实验室管理系统进驻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2021年09月18日 00:00:00

厦门一中携手TDOG开设人工智能科技社团

2021年03月26日 00:00:00

世纪海航教育科技集团与厦门市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研究院(厦门大学)联合开展“校园计算”项目研究体系

2018年06月15日 00:00:00